财经资讯

80年赞比亚买歼

发布日期:2023-07-12    点击次数:133

文|张墨

编辑|林画

在国际军火贸易中,中国对外出售的武器以物美价廉而著称,尤其是在非洲的各个国防部队之中,都能看到中国武器的身影。

不仅仅是武器,受中国影响的还有非洲的军官。

可以这样说,非洲的很多国家吃着中国援助的粮食,坐着中国修建的铁路,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工作,有病了去看中国援非的医生。

中国对于非洲无微不至的援助,是全世界都知道的。这些援助则开始于非洲南部的一个内陆国——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中国对赞比亚的照顾是不言而喻的,为他们和坦桑尼亚修建的铁路是两国友谊的象征。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1980年向中国购买了12架歼6战斗机之后,居然说合同被大火烧毁,因此拒绝支付余款。

面对这位即将要成为“老赖”的朋友,中国政府却使出了高明的手段,一番交涉之后不但挽回了战斗机的尾款,还再次拿下了2亿的大订单!

那么,赞比亚和中国的关系如何?中国为什么会大力援助他们?被烧毁的合同又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一道来:

坦赞铁路

赞比亚共和国是中南部非洲内陆国,国土面积75.26万平方千米,属于地广人稀贫穷落后的国家。

早在18世纪中期,殖民时代刚开始的时候,赞比亚的土地上就已经有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到来了。到了19世纪中叶,欧洲殖民者开始大规模的进入赞比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被削弱,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到了二战之后,随着美国的崛起,欧洲失去了霸主地位,非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开始兴起。

在二战中被最早击溃的法国,首先失去了它在非洲的殖民地,十几个法属殖民地都在1960年左右相继独立,紧跟着便是比利时和英国的殖民地。

1964年10月,赞比亚宣布脱离英国正式独立,定国名为赞比亚共和国。

在赞比亚宣布独立后的第5天,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跟赞比亚的建交,对于中国来说十分重要。那个时期中国正处于美国的外交封锁中。

在美苏两大国家的夹击中,中国必须走出属于自己的外交道路。

想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毛主席在外交战略上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

毛主席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的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东欧的国家则反对苏联的控制。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之长远,确实是常人所不能及。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与大量的亚非拉美国家建交,并对非洲国家进行援助。

可以说中国在70年代能在外交上打开局面,甚至重新加入联合国获得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与60年代正确的外交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终,向联合国递交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申请的“两阿提议”,这两阿指的就是阿尔及利亚和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就是中国始终维护的非洲国家之一。

而同“两阿”一同提议的18个国家中,还有也门、刚果、毛里塔尼亚等多个非洲国家。

最终投票的时候,联合国131个国家中有76个给中国投了赞成票,亚洲国家19个,非洲国家有26个,其中就有赞比亚。

赞比亚虽然贫穷落后,但是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铜矿资源,据勘探,其地下有12亿吨的储量!整个国家素有铜矿之国的美誉。

因此在赞比亚独立之后,其国家的主要收入就是来源于铜矿出口。西方的殖民者却对其横加干涉,唯一一条运输通路被西方的殖民者所垄断。

这导致赞比亚的铜矿出口几乎被断绝,与坦桑尼亚的订单也在殖民国家的干涉下无疾而终,国家的财政入不敷出,经济陷入停滞。

赞比亚急需一条运输大动脉,作为殖民地的它,首先把求助目光投向了以前的宗主国英国。但英国提出的条件让赞比亚根本无法接受,根本就是把赞比亚变成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国家。

赞比亚再次向美国求助,但美国提出的条件,对赞比亚的铜矿资源简直是掠夺性的。

万般无奈之下,赞比亚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毛主席在了解到赞比亚的困境后,斩钉截铁的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

中国决定将无条件的为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之间修筑一条铁路,这项工程预计要投入9.88亿人民币,这对仍就处于封锁状态的中国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这条铁路的修建工作十分困难,铁路沿线地形非常复杂,不但要越过森林湖泊,甚至还要跨过东非大裂谷!

铁路沿线的人文环境,交通运输能力,后勤补给能力都十分有限。赞比亚本国也无力提供足够多的工人和劳动力,都需要从中国国内提供。

就这样,中国专家进行了一年的勘探和设计,又经过了六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将这条赞比亚的大动脉全线贯通。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1968年5月勘察设计开始,一直到1976年的7月才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这项工程,中国先后投入了5.6万人,迄今为止依然是中国援非的最大工程。

坦赞铁路的建设不仅仅改善了赞比亚的经济状况,甚至带动了整个非洲东部的经济发展,也让整个非洲看到了中国对整个第三世界的关心。

除了这条坦赞铁路之外,中国对赞比亚其他赞助项目还很多。

比如1979年开工建设的穆隆古希纺织厂,在这个项目里,中方投资1719万克瓦查,约2400多万美元,占到总投资比的54%,整个厂区建设也是由青岛纺织工业局完成的。

除了铁路和工厂,中国对赞比亚的农业方面的援助其实影响更大。

种地的技能算是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但是在非洲这种撒片种子就能自然长出果实的地方,黑人对于种地其实是并不熟悉的。

为此中国专门派出了农业指导小组,指导他们种植技术,并为赞比亚开办了农业技术学校。

烧毁的合同

坦赞铁路的开通,让赞比亚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让他们也开始试图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

他们首先就想先买一批飞机来武装自己,首选的就是中国。

由于中国在1979年,已经向埃及出售了50架歼6战斗机,对于国际的武器贸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现在赞比亚提出想要购买飞机,中国自然也欣然应允,当即就给了赞比亚一个最为优惠的价格。

就这样,赞比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国情,也向中国选购了12架歼6战斗机。

歼6是中国第一代自主生产研发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它是根据苏联的米格19战斗机研发。

歼6战斗机在我国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从1960年投入生产到1983年停产,我国生产了5205架!

最主要的是歼6的性能非常优秀,在实战过程中从来没有被击落的记录。

歼6除了性能好之外,更主要的就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飞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零件,战斗机的飞行寿命其实都很短,也就3000到4000个小时,一旦没有零件进行维修,那就是放在地上的摆设。

而歼六因为结构简单,维修比较容易,零件也便宜的多。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来说,这也比结构复杂的美国战机更受欢迎。

正因为歼6的物美价廉,让其在国际市场上也大受欢迎。埃及在购入了50架战机之后不久,就再次购入了60架。

1979年,赞比亚花费970万美元,向我国购买了12架歼6战斗机。也就是说每架战斗机才80多万美元,中国还赠送了售后服务,这个价格可比中国卖给埃及的价格要便宜的多。

歼6战斗机的生产成本就在75万美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售后,这笔买卖中国可以说是不挣钱的。

可价格即便如此便宜,赞比亚却在支付了154万美元的首付款之后,剩余的800多万就拒绝支付了!

面对这一情形,中国政府也很无奈。赞比亚并不是有钱不还,而是确实拿不出钱来。

主要就是因为赞比亚独立之后,欧美殖民国家对其进行掠夺性投资,他们给赞比亚的有偿贷款都收取了极为高额的利息。赞比亚在经济发展初期,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再加上西方对整个非洲的市场进行大面积渗透,使得赞比亚这种依靠铜矿出口为主要外汇来源的国家非常难受。

他们经济结构单一,对方刻意打压铜原矿价格,又刻意提高石油价格,这就让赞比亚入不敷出,贸易逆差导致财政大量赤字。

截止到1983年,赞比亚的国家债务就已经达到了26亿美元。这笔债仅仅是每年的利息,就已经超过了赞比亚的GDP总额了。

因此上赞比亚并不是恶意想当老赖,而是真的没钱给中国结尾款。

面对赞比亚的困难,中国也很慷慨。双方经过了长达三年的磋商,终于在1985年决定,以分期付款的形式继续偿还欠中国的债务。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赞比亚刚刚偿还了一期,就再次“耍赖”。

赞比亚声称自己的国防大楼突然遭遇火灾,档案室的资料被全部焚毁,双方的购买合同都没了,不知道到底剩余欠款是多少,所以没法偿还。

这让中方的代表气愤又无奈,大火烧毁合同这种事情怎么听起来都不靠谱。但是鉴于赞比亚是极度落后的国家,政府的办公能力也实在是有限,火灾之说可能是真的。

但赞比亚的态度,却很快让中方提起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赞比亚对国防大楼的火灾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确认了火灾将有关的资料全都烧光了,并向中方做了诚恳的道歉。

而且赞比亚方面还承诺,只要中方能够提供合同副本,还有之前还款的收据,赞比亚就愿意继续还款。

中国方面绝对不会像赞比亚一样不靠谱,合同法收据、流水证明等等一应俱全,很快就重新送到了赞比亚。

看到合同副本,赞比亚也承诺继续还款。

不过中方也考虑到了赞比亚的难处,于是决定再给赞比亚放宽要求:赞比亚在还款的时候可以根据国家的自身情况来决定还多少,但每年最少还款20万美元。

这样让赞比亚非常感动,有钱就多还,没钱就少还!这样给赞比亚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于是这笔购机款移植到了90年代初,赞比亚才全部还完。

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赞比亚的经济状况也有所缓解,对于中国这个“老朋友”的慷慨大方也十分感动。

于是在1992年,赞比亚又提出向中国购买两架运—12运输机。

这次购机过程还是出现了一点波折,双方在签合同的时候,赞比亚方面提出双方商议的金额并不是合同上写的500万美元,而是387万美元。

这又让两国陷入了尴尬,但这一次赞比亚方面虽然在外交上闹出了笑话,但很快就进行了补救,双方顺利的签订了合同。

这一次的订单虽然小,但却为运—12运输机在非洲打开了市场。从赞比亚的这两架运输机开始,中国的运输机开始卖遍非洲各国。

之后赞比亚投桃报李,又向中国订购了2400万美元的工程机械。

进入21世纪之后,赞比亚的经济状况逐渐有所好转,它的农业和铜矿出口行业终于在国际上步入正轨。

钱包逐渐鼓起来的赞比亚,又向中国购买了8架K-8教练机和6架运-12运输机,这些订单前前后后价值将近2亿美元!

到了2008年,赞比亚终于将欠中国的欠款全部还清!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近些年中非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就比如赞比亚,很多人在对中赞经济合作的理解上,还停留在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模式上,实际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赞比亚人,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中赞关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赞比亚虽然还是贫困国家,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他们执行的是西方式的政体和组织结构,赞比亚老百姓对于中国模式的认可度,实际上是在降低的。

双方开始出现劳工争端、民间组织对政府的不信任、中国式的形象工程等等问题。

其实我们的也已经转变了思路,由单纯援助转向了合作共赢的模式。

参考资料:

中国与赞比亚关系初探 李罡 国际研究参考 2015-02-28

赞比亚初期不愿接受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原因 沈喜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0-11-30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三角山顶伫立的守望身影
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小军娃唱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