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医生整理笔记三(认识经络和气血上)
不用讲稿,天马行空授课,而且有系统、有条理,我发觉有二位老师做得非常好。一是徐文兵老师,他的发挥更多、更广,常有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言,很有感染力;二是林杰老师,展开不多,点到为止,但耐心、生动、贴切和易记。
在针对学生有没有基础的看法上,二人不约而同地一致。他们认为学生没接触过中医,像一张白纸最好,可以不受其它先入为主的思想干扰,可以画最好最美的图画。但徐文兵老师招生学生的时候对文凭有要求,必须本科以上,道理不用多说。林杰老师认为,没有中医或其它医学基础,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失为一件好事。
继续第三课,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速告知删除!
1、 打坐经验,不要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心无杂念。因为很多人做不到,先天马行空放开思绪,不强迫,随着时间的增加,一定会回到倦鸟归林的状态。要给自己自由,给自己机会,不能让自己紧张。一紧张,就不能松,不入定了,当该想的想完了,也就真的无杂念了;
2、 医生如果不明白经络,是治不了病的。经络是中医治病的载体和通路,而中医治疗,调的不是经络本身,而是经络里面的经气,经气有虚有实;
3、 记住一个姿势,站立,双手举起,手掌向前,这是标准的经络图;
4、 天地的循环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天地是有天壤之别,而沟通天地的是氤氲之气,也叫生气,生发之气,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5、 人体的循环是阴升阳降,就像自然界的太阳普照和水气蒸发。人体的阴是内侧和胸腹,阳是外侧和背;
6、 手三阴,定位手的内侧,前面叫太阴,中间叫厥阴,后面叫少阴,量由多到少,走向由少阴到太阴。手三阳,前面叫阳明,中间叫少阳,后面叫太阳,走向是阳明到太阳。阴和阳不同,阳是往外的力量,阴是往内或者叫守护的力量;
7、 手三阴脉,太阴“肺”,厥阴“心包”,少阴“心”。手三阳脉,阳明“大肠”,少阳“三焦”,太阳“小肠”。举例来说,我们不能说“手太阴肺经”,正确的说法是“肺手太阴之脉”,而且这样的脉有无数条,可以举一反三;
8、 所有线状的经络只是对某一种运行轨迹的记忆,经络看得见,看不见的是线状的经络。经络分三部分,一部分看得见,一部分看不见,还有一部分处在两者之间的转换中;
9、 判断一个人经络通不通,要看他外形是否完美,颜色是否好看。医生治病是通过外在的观察来判断他的经气是不是充足;
10、我们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经络,经络是沟通内、外、表、里的通路,是气血的通路,经络通畅与否很重要,经气虚实很重要。经络不是某一个实质,而是众缘合成,由一个个条件合成,或显或隐,用中可见,动中可见。
第三节课大致内容如上,本节课上林杰医生对经络的讲解可谓煞费苦心,对于虚空的东西,一般人真的很难理解。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老师,一个懂得分析讲解的老师,真的很难领会。林杰老师耐心,不厌其烦地向大家反复解释,用大家尽量能懂的东西加深大家的理解和记忆,所以还是再说一遍,大家有时间,还是好好地去看一遍视频。这样零碎的记录可以影响我们的观点,但在理解和提高上不一定有太多好处。和所有的学习一样,学习中医是一丝不苟,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仔细、认真、踏实,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本课程特别有兴趣的话,不妨听完课以后,再反复地翻看笔记,尽量理解课中的内容,慢慢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还有,本节内容视频好像缺了一个下午的课,不知是不是讲的是气血,还是脏腑。不知有没有当时的学生肯奉献出当时的笔记,这个不强求,毕竟这些学生是花了大价钱来学习的。因此想说,有条件的话还是参加林杰老师的线下或线上课吧,去真正学一点东西。从正安的广告来看,好像六月北京有,十月上海有,有兴趣的可在网上搜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