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上下取穴,眼病无忧!

发布日期:2023-07-04    点击次数:137
疫情又至,增加免疫力是关键,听宫壹号的目录“抗阳专刊”一直没有下线,里面有大量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可自行查阅!考虑到大量的人要么找不准经络,要么不能坚持穴位调理,为了助力更多的人抗击疫情,听宫壹号从即日起引入药食同源和一些外治的产品。为了让大家对这些产品有所了解,每日以案例的方式介绍如下:仁和伤筋袪痛贴的应用案例![适合痛症群体]仁和伤筋袪痛贴详细资料点击查询!第十四部分:胆经篇之头临泣穴

图片

▲点一点,听语音在胆经上,头部有一个穴位叫头临泣穴,足上有一个穴位叫足临泣穴。这两个穴位都可以治疗与眼睛有关的疾病,如果这两个穴位配伍一起用,治疗眼疾效果更好。这两个穴位中的“临”,指治理,“泣”即泪水,可治理眼疾而控制泪水,所以叫临泣穴。

图片

头临泣穴在眼睛上方,足临泣穴在足部,位于眼睛下方,两穴一上一下,分于眼睛两端,上为阳,下为阴,满足阴阳取穴的需求。《针灸甲乙经·卷七》记载:“不得视,口沫泣出,两目眉头痛,临泣主之。”为治目疾泣出之要穴,穴在头部,故名头临泣穴,在足上的叫足临泣穴。头临泣穴是膀胱经、胆经和阳维穴的交会穴,是提升阳气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能提神振奋阳气。有清泻胆热,醒神宽胸,宣通鼻窍的功效。足临泣穴五行属木,是胆经的俞穴,还是胆经与带脉穴的交会穴。具有运化风气,冷降水湿的功效。

图片

从这两个穴的特性可以看出,这两个穴位都有多重身份,所以,在临床上是常用大穴,不但能治疗眼疾外,还能治疗很多其他疾病。头临泣穴常用来治疗角膜白斑、外眼角充血、急性结膜炎、脑出血、脑卒中、疟疾、癫痫等疾病。足临泣穴的功能更强,以后面,我们专门介绍。头临泣穴位于人体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一个)操作头临泣穴时,采取正坐,举起双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内,以中指或食指指腹点揉两侧头临泣。点揉时指腹紧贴头皮,避免指腹与头皮或头发形成摩擦。点揉该穴时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有酸胀感为佳。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至5分钟,一般双侧头临泣穴同时点揉。也可以艾灸艾条灸头临泣穴5至10分钟。专业人士可平刺头0.5至0.8寸,局部酸胀。

[推荐收藏并阅读]:十四经络汇总集(持续更新中……)

_督脉:主一身之阳;主生殖机能;调阳经气血;与脑肾髓关系密切。任脉:脏腑疾病,无所不治;此经全部穴位收集于此肺经:常按此经,清肺热、补肾气、强心脏;止咳嗽、润肌肤大肠经:肠道一通,排毒轻松,全面认识大肠经!胃经:此经,阳走阴路,如有淤堵,大病慢性病全到来!脾经:它有病,人就废了一半,与心肝脾肺肾都有关系!心经:一个永不得癌症的器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胃溃疡找中脘穴、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
下一篇:【一问一答】:心脏决定寿命,给你强心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