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养生」“阳虚“瑟瑟发抖”,该怎么办?康建英

发布日期:2023-06-20    点击次数:104

图片

我们身边很多人特别怕冷,夏天不能吹空调、不能喝冷饮,甚至一阵风吹过都感到不适,秋季不敢开风扇,稍不小心遇冷就会感冒,冬季穿的总是比别人厚,一年四季手脚冰冰凉凉的,这些让我自然联想到网上“瑟瑟发抖”情景。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些都属于阳虚。那么,什么是“阳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图片

1.阳虚到底是怎么回事?总结阳虚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先天不足,多见于遗传性的身体虚弱。

2)劳累过度,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耗伤正气而出现阳虚。

3)情绪所影响,多见于患者过于忧愁、愤怒以及思虑过重,都会损伤正气而出现阳虚。

4)饮食不节,比如暴饮暴食、长期饥饿都会损耗脾胃而出现阳虚的情况。

5)患者熬夜、劳逸失度以及长时间的生活不规律。

6)外受病邪损伤正气而出现阳虚等,比如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

不同原因引得阳虚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在中医的脏腑辨证当中,阳虚和心、脾、肾三脏的关系比较密切,不同的脏器有不同的特点:心阳虚——心阳虚衰,温运失司,阴寒内生所引起,通常伴有心悸、可有胸憋、气短、面色晄白或青紫,怕冷等不适症状。脾阳虚——指脾胃阳气虚衰,温运失司,阴寒内生所引起的不适,往往不想动,吃少腹胀,口淡不渴,大便完谷不化或稀溏不成形,有菜渣等物消化不完全,中医术语就叫做完谷不化。肾阳虚——又称“命门火衰”,指肾阳不足,失于温煦,虚寒内生所引起的症候,如腰膝酸软而冷痛、形寒肢冷、下肢尤甚,五更泄泻,或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男子可能出现阳痿早泄,女子可能出现宫寒不孕等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阳虚证容易与气虚证并存,气虚的人通常会容易累、乏力、不想说话、头晕、自汗。阳虚还可以表现为两个脏器或多个脏器的症状同时出现,或夹杂阴阳气血虚等症候。此外,阳虚者更容易感受外邪。2、如何改善阳虚体质?要想改变阳虚体质,需要一个漫长的调理过程,可能找专业的中医大夫采用中草药、中成药、针灸、按摩、八段锦等传统中医进行调理,同时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进行。①早入睡,少熬夜,补充阳气。《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长期熬夜,很容易耗伤我们的阳气,同时早上太晚起,也会封杀阳气,使阳气不发。②、早起运动,常“动”涌泉中医说动则生阳。早上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早起有利于阳气的升发。运动可以鼓舞我们的阳气,对于阳虚的人,早上运动更加有利的。阳虚的人适宜做一些发汗不多的运动;而没有阳虚症状的人,适当做一些运动,让身体出出汗是比较好的。常“动”涌泉,就是按压涌泉穴。涌泉穴是人体肾脏的第一大穴位,是很多中医都青睐的一个穴位,甚至有“长寿之穴”的美誉,经常按摩涌泉穴,能够起到补肾气、滋阳气的绝佳效果,对阳气的生发非常有帮助,而且还能够帮助男性同胞滋养肾脏、缓解早衰的现象出现。

图片

③多晒背,补阳气阳虚的人要适当晒太阳,尤其是让整个后背部对着太阳晒。因为我们背部有督脉,其乃“阳脉之海”。夏天早上9点左右对着督脉晒就可以补充我们的阳气,秋冬可以稍微晚一点等太阳暖一点再晒。④别吃太饱长期吃得过多过饱容易伤脾胃,脾胃是我们生化气血的脏器,如果气血不能充分生化,阳气就会不足。⑤少吃冷饮寒食,不伤阳如果进食很多冷饮、雪糕、凉茶,就容易把大量的寒气带入体内,体内就会消耗我们的阳气作出一个平衡,所以吃喝过于冷凉是最容易伤阳气的。阳虚的人要少吃寒凉的食物,寒性的药物也不适宜久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⑥空调房注意保暖在空调房里面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腰背部和下肢,要着重披披肩、穿丝袜或用毛巾盖一下膝盖。女士穿露脐装、超短裙,还有男士穿短裤,长期在空调房里吹风,容易导致阳气受损。⑦适当吃补阳食物要多选择吃补阳的食物,姜是首选。可以用来做调料,也可以用白醋浸鲜姜。或者选择辣椒、花椒、胡椒、姜葱蒜、芥末等辛辣味的香料,适当吃多点。肉类可以选择牛肉和羊肉,阳虚的人夏天也能吃羊肉来适当补阳,前提是要看阳虚的程度。可以做韭菜牛肉夹、元肉栗子小米粥、黄芪乌鸡红枣汤、山药煮羊肉,这些都可以作为补阳的药膳。同时要注意多些吃蔬菜,要避免进补过度而上火。蔬菜可以选择韭菜、洋葱、秋葵、南瓜。肾阳虚的人可以适当吃坚果类的腰果、核桃、松子等,水果可以吃龙眼、樱桃。假如吃了觉得口苦,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辨错症,最好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指导。

▼链接点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 康建英

配图: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一碗绿豆一盆水,6~7天出豆芽,热炒凉拌味道美
下一篇:【每日一膳】圆肉莲枣粥: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健脾长智,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