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不走中芯的“饭碗”, 上千亿或打水漂, 印度给富士康上了一课!
印度的梦想很大,不仅想要成为下一个生产制造基地,更是想成为一个芯片强国。
前者颇有些好势头,但后者拿出100亿美元,也难以吸引国际大厂赴印度设厂,像是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目光都放在了日本半导体地区、欧盟地区以及美地区。不过,这100亿美元的芯片补贴还是吸引到了一些企业。比如说富士康。
去年,富士康就宣布和印度矿业与工业集团Vedanta(韦丹塔)合资,在印度投资195亿美元,人民币约为1358亿设立一座28nm的芯片工厂。对此,还有不少国内的半导体人士声称,富士康入局28nm的芯片市场,刚好对上在28nm芯片产能,并且在成熟工艺制程上占据一部分市场的中芯,此举大有和台积电一样布局28nm市场的意思,那就是和中芯抢28nm的“饭碗。
富士康到底作何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芯片补贴大抵是要成为富士康的囊中之物。按照印度对建芯片工厂的补贴政策来看,富士康的确可以从这100亿美元当中分一杯羹。掐住富士康要造芯片,并且还将蒋尚义请出山的时间点来看,富士康大有对这芯片补贴信誓旦旦的态度。
然而印度终究还是让富士康失望了,在富士康透露的信息中,他们还在不断的洽谈芯片补贴的事情。而印度方面则认为他们没有技术实力,不符合获得芯片补贴的流程。乍一看,这是连蒋尚义这张王牌都没用了吗?事实上并非是因为富士康,问题是出在韦丹塔的身上。
据公开的信息透露,韦丹塔公司是继ISMC之后第三家宣布在印度设立工厂的公司,也算是积极响应了印度方面想要成为芯片强国的口号。但双方都没有在芯片技术上的底蕴,因此韦丹塔一直在和意法半导体进行沟通,想要获得其技术授权,为今后这个合资企业的造芯之路(获得补贴之路)埋下铺垫。可意法半导体对这样的技术授权之事丝毫不感兴趣,双方的谈判也进一步陷入僵局。在这个时候,印度方面则更加认为他们不符合芯片补贴的政策。
于是,到现在他们所提交的申请还没有获得芯片资金的支持。按照这个趋势下去,这上千亿的芯片计划或打水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在目前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提供技术授权的对象,除开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匹配的合作对象之外,还因为印度市场上就现在来说不太适合造芯。不然的话,为何到现在100亿美元的芯片补贴连一个国际大厂都没有进入。当然,也有可能是这100亿美元的诱惑力不如美半导体500多亿美元的芯片补贴大,这才导致了这个局面。
如此情况下,富士康和韦丹塔这28nm造芯之路更加艰难,也更别说要抢走中芯的“饭碗”了。
而这一点,也相当于印度给富士康上了一课。
富士康想要转型造芯已经不是秘密了,在产品代工上富士康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代工大厂,但是在造芯片上只能说他们连门槛都没有摸到。但现如今28nm市场强劲,尤其是汽车芯片上,汽车市场庞大让富士康看到了赚钱的机会。再加上在代工市场上富士康逐步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国产代工大厂不断崛起,富士康的代工份额也在不断压缩。所以,富士康才打算押宝造芯。
说实在的,富士康这样的角色想要造芯,甚至还想要获得补贴。他们选不到欧盟,也选不到美国半导体,只有朝着印度市场下手。毕竟,印度没有多少的造芯基础,且其余的大厂也都不感兴趣,富士康入局竞争力小。原本以为,富士康获得补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也可以让富士康顺利入局28nm的造芯之路。然而印度方面的态度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富士康——“不是谁都可以造芯,也不是谁都可以获得印度的芯片补贴,尤其是他们这样毫无技术底蕴的角色。”
是了,个人觉得印度真的是给富士康上了一课,聪明的大概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放弃设立芯片厂,毕竟就连印度这样急于让自己成为芯片强国都不买他们的账,更何况未来的市场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富士康如今入局印度市场造芯的事情呢?欢迎大家对此进行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