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美国在芯片上还能卡中国多久? 两大信号显示, 中国芯片正在突围

发布日期:2023-07-04    点击次数:104

众所周知,我国在芯片问题上一直存在短板,使得美国等国家动不动就拿这个缺点对中国进行“卡脖子”,使得中国在芯片方面时常处于被动局面。前段时间,美国对荷兰实施了压力,以制止荷兰ASML公司向中芯国际出售EUV设备。这个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极大关注和热议。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在深思一个问题:美国在芯片上还能卡中国多久?

荷兰芯片工程师:中国芯片行业前景广阔

对于以上这个问题,一位经验丰富、技术造诣深厚的荷兰芯片工程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这位荷兰芯片工程师认为,这可能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挑战。然而,中国已经认识到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的风险,并且正在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中国正在投入大量资源培养本土人才,并积极推动自主研发,以减轻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据其所知,中国的芯片领域具备广阔的自主创新前景,使其感到非常乐观。

此外,荷兰ASML公司是全球最佳的EUV设备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其他技术和设备供应商。他指出,中国可与其他国家和企业合作,寻求替代方案,避免单一来源过度依赖的状况。

总的来说,荷兰芯片工程师保持着对中国芯片行业自主创新的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正在朝着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方向不断努力,并且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和企业的合作,应对技术封锁等挑战。荷兰芯片工程师的见解和建议对于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两大信号显示,中国芯片正在突围

此外,还有其他专家猜测,根据此前的几大信号来看,中国在芯片方面可能正在“突围”。

首先就是中国前段时间宣布的禁售美光一事。美光作为全球第三大存储厂商,自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盈利颇丰,我们很多内存条、固态硬盘都是美光生产的。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意味着我们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已达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 我们的国家对进口芯片的限制和管控也逐渐加强。

这次禁售的决定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基于长江存储完成了固态硬盘的国产化,合肥长鑫完成了内存条的国产化和国产芯片的发展,我们拥有了替代产品,这些替代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方面都不输给美光。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本土产品,这是一个非常积极、自信的信号。

其次,最近,西方芯片企业开始改变策略,不再跟随美国制裁中国企业,而是希望把芯片卖给中国。

例如荷兰的阿斯麦,作为全球领先的光刻机生产厂商,台积电等企业需要依赖它的设备生产高端芯片。然而,几年前当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光刻机技术时,阿斯麦总裁非常不屑一顾,并表示即使向中国提供图纸,他们也造不出光刻机。但是,如今阿斯麦总裁已经改口,称中国自主研发半导体和光刻机正破坏全球产业链。

英伟达是最近因人工智能火热而备受关注的芯片企业之一,它也开始重视中国市场。CEO黄仁勋认为,中国的GPU厂商正在崛起,并且中国芯片企业在追赶速度方面已经非常快。

从西方芯片企业的担忧中可以看出,西方芯片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强烈渴求。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产业基础,对技术和创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西方芯片企业意识到如果错过中国市场,将会失去一大机遇。同时,他们也明白中国的技术进步和自主研发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不容忽视。

总之,西方芯片企业改变策略并重视中国市场的背后,反映出它们对中国消费市场和自主研发能力的认可,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忧虑和警惕。未来,随着中国芯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内外芯片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上一篇:马斯克置顶了狂骂泽连斯基的视频! 视频称“毁堤、炸北溪的, 都是乌克兰”
下一篇:被阿里收购后,这家公司开始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