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关于“ChatGPT”阅读训练

发布日期:2023-06-21    点击次数:19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OpenAI研发的对话式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发布后,两个月吸引了超过1亿用户的关注,一跃成为20年来互联网领域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在和ChatGPT“对话”时,人们发现它能够连续回答问题、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前提,甚至拒绝不适当的请求;它还可以写文案、翻译文本、为代码纠错,甚至编写代码。比如,有网友问:“我的妻子说,5+2等于8,对吗?”ChatGPT回答:“5+2等于7;既然你妻子说5+2等于8,那就等于8吧。”比尔·盖茨高度评价这项技术,认为它的出现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

(摘编自赵熠如《ChatGPT火了》)

材料二:

ChatGPT成为功能强大的智能应用,主要得益于其依托的大型语言模型。这个“巨无霸”式的模型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就具体过程来说,首先,创建人类偏好数据。随机挑选部分问题,并由标注人员给出高质量回答,形成“人类表达——任务结果”的标注数据,反馈至模型,让其学习——这批数据数量仅有数万,并通过提示词(Prompt)模式进行,即模型参数不发生变化。其次,训练一个反馈模型。随机挑选部分问题,由原始模型输出答案,再由标注人员基于“人类偏好标准”(例如,相关性、信息丰富程度、答案有害、负面情感等),对原始模型的答案进行排序。最后,利用标注好的“人类偏好”数据,训练一个打分模型,这一打分模型会对原始模型的结果进行打分,告诉他什么答案分高,什么答案分低。以此为基础,整个过程通过循环式地强化学习,将反馈模型和原始模型相链接,当原始模型输出的结果在打分模型中获得较低分值时,它将受到惩罚,同时,被要求重新学习。通过不断循环,原始模型逐渐迭代升级,直至“脱胎换骨”,彻底掌握人类偏好,变成人类满意的模型,即ChatGPT。

(摘编自朱光辉、王喜文《ChatGPT的运行模式、关键技术及未来图景》)

材料三:

进入2023年,微软推新,谷歌入局,“ChatGPT”热潮一路“狂飙”,国内的科技巨头也陆续涌入潮中,百度、科大讯飞、京东等多家企业纷纷公布自己在AI领域的布局。中国信通院董晓飞认为,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大模型建设和应用层面,国内企业在技术基础和创新环境上还是存在着相对优势的。

目前,阿里达摩院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参数量已达10万亿,是全球最大的AI预训练模型;华为盘古、百度文心等大模型的参数量都超过了千亿,其中百度文心模型参数量已经达到2600亿。“国内有关企业、研究机构近几年在大模型方面已经有了技术积淀。”董晓飞说。

另外,国内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政策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创新发展环境。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指出,要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投入。近年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产品落地应用以及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提供支持。

不过,AI领军人才相对短缺、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深等也是我国AI企业面临的一些挑战。对此,董晓飞建议,要特别关注一些底层技术的发展,如大模型框架、算法等,还要进一步拓展AI的应用场景。

当然,随着ChatGPT的爆火而来的隐私保护、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等问题也值得关注。“目前国外出现有学生使用ChatGPT写论文作弊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大众对AI的认知,让用户了解如何正确合法地使用该工具,“这对于AI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摘编自贾骥业、王林《ChatGPT来了,AI企业如何应对》)

4.下列对ChatGPT语言训练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注人员对数万个问题预设高质量答案,将其反馈给模型进行学习并创建人类偏好数据,形成“原始模型”。

B.原始模型针对随机挑选出的问题输出答案,标注人员根据“人类偏好标准”对答案进行排序,形成“反馈模型”。

C.原始模型输出的结果要在已经训练好的“打分模型”中进行打分,当得分较低时原始模型要接受惩罚并重新学习。

D.重新学习之后的模型迭代升级成新的“原始模型”,直到完全掌握“人类偏好”,成为人类满意的模型,即ChatGPT。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和真人相差无几。

B.比尔·盖茨高度评价ChatGPT,认为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堪比当年互联网的产生和个人电脑的诞生。

C.ChatGPT的学习能力实际是“预设答案的筛选能力”,即它只是根据人们给出的答案进行回答的。

D.2023年国内的科技巨头趁着ChatGPT热潮纷纷进入AI领域,与此同时公布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布局。

6.ChatGPT的出现,对我国AI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AI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积极应对?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4.A5.B 6.①把握自身和政策优势:利用好已经积淀下的大模型方面的技术基础和国家政策提供的支持。

②积极应对挑战:吸纳领军人才,发展底层技术,拓展AI应用场景。

③提升用户认知:引导用户合法使用产品,减少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数万个问题”错,原文是“首先,创建人类偏好数据。随机挑选部分问题,并由标注人员给出高质量回答,形成'人类表达——任务结果’的标注数据,反馈至模型,让其学习”,可见“数据”不等于“问题”。在计算机术语中,“数据”指某方面数据时,应该既包括“问题”,也包括“答案”。所以“数万个数据”替换成“数万个问题”是不恰当的。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和真人相差无几”于文无据。原文是“人们发现它能够连续回答问题、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前提,甚至拒绝不适当的请求……”,但没有出现“和真人相差无几”的信息。

C.“实际是'预设答案的筛选能力’,即它只是根据人们给出的答案进行回答的”错,标注的答案是机器人用来“学习”的,这意味着它要自己组织语言,从材料一也可以看出来,它会根据语境组织语言,所以不是“筛选”。

D.“进入AI领域”理解有误。国内企业早就进入了“AI领域”而不是趁着热潮“进入”。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材料三2、3两段是在自身和政策优势方面的应对,由“阿里达摩院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参数量已达10万亿,是全球最大的AI预训练模型;华为盘古、百度文心等大模型的参数量都超过了千亿,其中百度文心模型参数量已经达到2600亿。'国内有关企业、研究机构近几年在大模型方面已经有了技术积淀。’”和“另外,国内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政策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创新发展环境……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产品落地应用以及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提供支持”,可概括为“利用好已经积淀下的大模型方面的技术基础和国家政策提供的支持”;

第4段侧重挑战方面的应对,具体做法为“吸纳领军人才,发展底层技术,拓展AI应用场景”;

第5段针对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ChatGPT的爆火而来的隐私保护、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等问题也值得关注……进一步提升大众对AI的认知,让用户了解如何正确合法地使用该工具,'这对于AI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指出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引导用户合法使用产品,减少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理解能量的本质及其转化过程
下一篇:成年大象皮肤有1800斤!放大50倍后,2018年科学家发现象皮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