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度罚款48亿后, 小米做出行动, 外媒: 印度制造或替代中国制造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小米对印度市场非常重视,历经十年的布局,小米在印度建立起了手机生产线,实现本土化自产自销。可是小米在印度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待遇,印度先是以偷税漏税为由对小米罚款5.58亿人民币。然后又因违法向三家实体支付专利费,被印度罚款48亿元。
在这之后,小米做出行动,继续与印度企业合作,扩大印度生产规模。在小米的支持下,印度制造或迎来蜕变,有外媒表示:印度制造或替代中国制造。
印度市场对很多外企来说是“噩梦”般的存在,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很多外企的亲身经历。
微软、谷歌、亚马逊、vivo等等都在印度栽跟头,不是被罚款就是被冻结资产,或者是被反垄断。外企自以为的合规经营,在印度看来总能找到出手的理由。有些企业无法忍受印度的营商环境纷纷退出印度市场。
让人没想到的是,被印度罚款48亿元的小米不仅没有退出,还加大印度市场布局。
小米做出行动,与印度厂商OEL合作,在印度生产无线音频产品,扩大印度无线音频消费市场的布局。不仅如此,小米又和另一家印度厂商迪克森公司合作,共同生产手机产品,发展本地零部件市场生态。
如果是以前,小米到印度市场的任何投资都不会有人说什么,国内或许还看好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前景。能从国外赚钱,取得排名前列的销售地位,还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可是印度对小米重拳出击,去年1月份,小米在印度涉嫌偷税漏税被罚5.58亿,今年4月份,印度扣押了小米在印度48亿元的资产,理由是小米非法向三家实体支付专利费,违反了印度的《外汇管理法》。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米在印度亏损了50多亿,而小米在印度市场发展十年也没赚到这么多钱,相当于给印度免费打工了,还倒贴钱。
换做是其它企业,估计就退出印度市场了,小米的决定是继续加码布局,和印度OEL,迪克森这两家企业合作,扩大印度本土化生产。
小米或许是不甘心,毕竟在印度发展了十年,不能就这样退出市场。想要卷土重来的话,就是与印度企业加大合作,这样与印度企业实现利益绑定,印度官方想出手也得掂量掂量。
在小米的支持下,印度制造或迎来蜕变,小米将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印度制造,将印度制造打造成一流的电子供应链大国。
不只是小米,美国的苹果公司也在加码印度制造,把越来越多的iPhone手机放在印度生产。苹果CEO库克亲自与印度总理会面,表达对投资印度市场的美好愿景。基于这些外企的投资,
有外媒表示,印度制造或替代中国制造?这是真的吗?看看印度制造业的各方面条件就知道了。
首先是基础设施不足,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对于制造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制造业需要串联上下游供应商,供应商之间的货物运输离不开良好的交通实力。
6月4日,印度一座跨越恒河的大桥发生坍塌,造价171亿卢比的桥梁就这么没了。
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发生桥梁坍塌事故,桥梁的基建尚且是这般质量,更别说基础的制造业了。
其次是劳动力素质不高,印度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培训,从而导致制造业生产效率低下。苹果在印度生产的手机壳据说只有50%的良率,若印度制造始终保持这样的水准,想实现制造业崛起怕是有些困难。
这些都是客观因素的缺失,主观因素方面,印度的政府政策相对复杂,投资环境相对不稳定,从而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
许多外企一开始自信满满,以为能在印度市场赚大钱,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结果栽了跟头,印度赚来的钱也带不走,白忙活一场。而中国市场保持开放合作,给外企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中国制造业全球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印度制造替代中国制造的可能性非常小,印度制造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