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大量建筑手稿曝光!网友:比印刷还好看!
图片
梁思成的手绘, 徐志摩的诗词,都充斥着艺术与浪漫。
就在最近,梁思成的手稿再次曝光,引起大家一片惊叹。
图片
他的每一张手稿线条十分流畅,且每一个细节都画得一丝不苟,还附带特别清晰的中英备注,整幅手稿堪比实物扫描,即便不是学建筑的,也能一目了然。
图片
在那个纷乱的年代,近凭一支笔、一张纸,就画出如此佳作,着实不易。
图片
文末附超高清梁思成珍藏手稿合集及相关书籍
梁思成:咬着牙也要完成这些建筑手稿
在许久之前,外国人一直认为我国建筑相较于其他系派很低劣幼稚。而这样的言论甚至还影响到我们自身,不少国人们还一度对我国建筑持有怀疑甚至鄙夷态度。
图片
图片
再加上我国古代建筑工艺的延续主要靠口口相传,并未有过多记载。其中流传下来的《营造法式》,却因太难解读而如同天书一般存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营造法式》
就在梁思成先生24岁的时候,收到了父亲寄过来的这本《营造法式》,他同样也是因为书籍太难而无法读懂。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来破译这本天书。
图片
▲ 梁思成先生在外留学(右一)
梁思成先生特别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捍卫中国建筑文化,当时他恰巧看到了著作《弗莱彻建筑史》,被书中的插图所打动,便决心要将中国建筑注释的插图,画到这种水平。
图片
图片
▲ 《弗莱彻建筑史》
从此之后,他的中国建筑调研之路便正式开始。
图片
▲ 梁思成的测绘之路
为什么梁思成的手稿是瑰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国内的测绘工具简陋,再加上出行极其不便,想要去全国各地搜寻古建筑并进行测绘,难度可谓是相当巨大。
图片
但这件事如果没人去做,那我国古建筑的精髓很有可能就无法传承下来,就更别说发扬光大了。
所以咬咬牙,梁思成先生一行人便踏上了这条艰苦的道路。
图片
要破译这本“天书”的第一步,是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宋辽金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最重要且测绘最难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图片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
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在当时被称为最古木建筑,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图片
图片
1932年,梁思成先生一行人来到了天津蓟县,老远就看到了独乐寺观音阁高踞于城墙之上,同时,也被眼前在这座古建筑所震撼。
图片
▲ 《穿墙透壁》
他们通过对观音阁与山门的详细测绘,并与《营造法式》中写到的“材分制”,第一次实现了对《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中“以材为祖”的原则的初步解读,并完成了观音阁、山门大木结构中构件比例的测量与记录。
图片
图片
▲ 梁思成手稿扫描版
山西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图片
图片
1933年,梁思成先生一行人来到了山西朔州市应县城,这可以说是最惊险的一次测绘。梁思成与莫宗江两人通过两周时间,将木塔从下往上测量了一遍。
图片
图片
最后的塔顶与塔刹测量,则是最困难的一部分。他们为了完成测绘,丝毫不顾生命危险,手握塔刹顶上的下垂铁链,双脚悬空攀爬到最顶,才把塔刹也测量下来。
图片
图片
▲ 梁思成手稿扫描版
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可以说是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佛殿建筑物本身是一座唐构,里面还藏有唐代的绘画、雕塑、墨迹,加上佛殿本身,四种艺术融合在一起,此乃梁思成先生心中的第一珍宝。
图片
图片
1937年,梁思成团队根据敦煌一幅壁画提供的线索,在五台山发现了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
图片
图片
那时候日本学者曾口出狂言,说道:“中国没有唐代木构建筑。要看唐代木构建筑,你只能去日本奈良。”而五台山佛光寺的发现,狠狠地赏了日本学者一大耳光。此外,它还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价值。
图片
图片
▲ 梁思成手稿扫描版
为何梁思成著作值得每位建筑师一看?
近几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崇中华文化,而中式建筑的建造也位列其中。但不少地方却只仿其型,并没有过多讲究,导致这些“仿古建筑”不伦不类,让各大网友嘲讽不已。
图片
图片
▲ 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
如果我们要在做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式建筑”,就一定要搞清楚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迭代、优化,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建筑。
图片
图片
▲ 西安国家版本馆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张锦秋院士团队
而在梁思成的古建筑手稿中,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到这些经典古建筑的形态、结构比例,以及每一块构件的细节,这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建筑的“精髓”。
图片
单单是普拍枋(用来承托斗拱的古建筑构件),梁思成先生就为我们标明了各朝代古建筑的异同,以防做设计时张冠李戴,明明是模仿宋代建筑却用了明清时期的枋。
图片
▲ 历代普拍枋结构图
而对于在校建筑系学生而言,这些超高清的古建筑手稿,还能打印出来进行抄绘,让自己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原理。
图片
▲ 超高清手稿图纸
当然,你也可以带着打印出来的手稿去考察这些经典古建筑,从图纸上及空间上深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特色与魅力。
图片
图片
▲ 河北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图片
图片
▲ 河北正定县龙兴寺转轮藏殿
图片
图片
▲ 河南登封县告成镇测景台
高清梁思成手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清梁思成速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梁思成著作PDF
- 《营造法式》解读 -
此书是代表我国古代建设科学与艺术状态的典籍,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图样等珍贵资料。
图片
- 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 -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系梁思成手稿;第二部分系梁思成西南考察中的摄影照片,与手稿对应排列,图文互注。
图片
- 清式营造则例 -
此书是梁思成先生对清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及其则行研究后发表的学术专著,对清代“官式”建筑各部分名称、比用和做法做了注释,标示了建筑物立面、剖面和局部详图的图版和实物照片,并附有作者根据民间工匠秘本而编订的《营造算例》等。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