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四川博物院【一级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老馆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现有院藏文物32万余件。
图片
拥有14个展厅,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图片
“工艺美术馆”所展示的工艺美术精品,时间跨度早至商代,晚至清末民国初年,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生活中的实用之物。这些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烟壶、刺绣等造型独特、色彩绚丽、雕饰华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共和之光”是为了缅怀百年前辛亥先驱们振兴中华、爱国为民、追求民主共和的革命精神和功绩,展示革命党人缔造民国的斗争风采,重现保路运动“全川悲壮,天地易色”的动人情景。
图片
四川是我国的第二大西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藏传佛教文物馆”收藏的藏传佛教文物十分丰富,全面反映了一千年多来佛教文化在藏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图片
“四川民族文物馆”展出的文物是从七千多件民族文物精选出来的,包括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十四个世居少数民族工艺品、宗教器物、服饰、生活用品、日常用品、工具、乐器、武器等,串起各民族的文化、风俗、礼仪,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
图片
四川的书画艺术有很深厚的传统。从唐代开始,一些京都和外地画家纷纷随唐玄宗、唐僖宗避乱而来,给四川的书画艺术带来了兴盛的景象和无以计数的书法名画。“书画馆”展出的馆藏书画精品,能够领略中国书画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
图片
巴蜀的陶瓷发展浓缩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从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
图片
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陶瓷馆”的展品虽没有官窑瓷器的精美华贵,但却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图片
“汉代陶石艺术馆” 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塑造技巧上还是在雕刻手法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图片
万佛寺石刻造像在四川乃至全国石刻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题材丰富,布局复杂而完整,雕刻细腻而精美。
图片
万佛寺遗址自1882年出土以来,先后出土了二百余件,“万佛寺石刻馆”展品内容有佛像、菩萨像、造像碑、造像龛、伎乐像及各种建筑构件。
图片
“巴蜀青铜馆”的展品分竹瓦烟云、马家王气、百花流芳、涪陵遗韵、羊子余晖五个部分,共展出自西周至战国文物共271件(套)。
图片
四川博物院对大千先生画作的收藏,也堪称富甲一方,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张大千书画馆”分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写意画和大千用印三部分,共展出文物90余件。
图片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大量珍贵文化遗产,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院藏文物具有浓郁的巴蜀地方特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