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内蒙古博物院【一级博物馆】
图片
白色展厅的顶部塑有蒙古族喜爱的白色骏马凌空驰骋,象征着吉祥与腾飞,它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自治区首府地标性建筑之一。
图片
这里收藏了北方少数民族中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族的历史文物以及蒙古等北方民族、民俗文物,古生物化石等15万余件组。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
图片
“远古世界”展示三十亿年前到一万年前,内蒙古远古生态环境起落恢宏的变迁,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龙和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
图片
“文明曙光”主要是内蒙古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粗犷的大窑遗址石器,神秘的红山文化玉器,精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彩陶,北方文明就在这里冉冉升起。
图片
序厅,天空中的满天星斗代表内蒙古发现的星罗棋布的遗址。
图片
“边关岁月”讲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展品有精美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珍贵的秦砖汉瓦、姿态各异的北魏陶俑,镇馆之宝“鹰形金冠饰”--匈奴单于王冠是国宝级文物。
图片
“大辽契丹”通过契丹肇兴、因俗而治、开放交融、崇释尚儒、事死如生、消亡之谜六个部分,全方位、多角度、数字化的讲述着契丹人“从哪里来”、“去了哪儿”的故事。
图片
“天骄蒙古”以成吉思汗和大元王朝为点展开,一根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近千年的完整脉络,演绎着蒙古族通史和蒙古族民风民俗。
图片
“草原丰碑”大量的珍贵革命文物以及珍贵照片,记录了从1840-1949年内蒙古的近代革命历程。
图片
六馆基本陈列之外又设五个专题展览。
图片
“北疆桦歌”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的民俗风情;“高原壮阔”是内蒙古地区自然环境风貌与生物特点;“飞天神舟”介绍内蒙古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图片
“廉政文化”是这方土地上廉洁政治发展史;“石破天惊”将内蒙古地区闻名中外的重大考古发现集中展示。紧跟时代步伐的“智慧文物”展厅,用数字化的手段介绍重要和亮点的文物。
图片
勤劳勇敢的游牧部族,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内蒙古博物院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