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44 中国海关博物馆【一级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3-07-01    点击次数:127
中国海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为古典园林式建筑,2014年3月30日,向社会开放。

图片

海关博物馆现有藏品32000余件,涵盖了从战国时期至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海关重要文物,基本陈列包括千秋古关、近代海关、现代海关三个部分,还有“海关902”艇专题展厅。

图片

我国从西周时期出现具有军事、政治功能的关卡,“执禁以讥”。战国时期,关津已具稽查行旅、征收税赋、查禁走私职责,“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

图片

图片

西汉时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继兴起,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繁荣,边境关津发挥重要作用。从唐至清代前期,履行进出境监督管理职能的机构分别有市舶(使)司、榷署、督饷馆等。

图片

康熙统一台湾后,开海设关,“海关”之名初定。“千秋古关”主要展示有“关”字瓦当、鄂君启节等。“关”字瓦当为西汉函谷关门楼所用之瓦。函谷关初建于战国时期,为出入关中的门户,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关卡。

图片

“近代海关”主要展品有九江关瓷碗、粤海关十两银锭、李鸿章题写的“津海新关”木匾等。九江关是清代户部税关之一,九江关青花瓷碗是清代文物,为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碗,绘有乾隆年间九江关场景。

图片

粤海关十两银锭是清末文物,由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对外贸易连年入超,再加上被迫支付巨额战争赔款,造成了大量金银外流。此为粤海关把税收碎银熔解重铸后的银锭。

图片

“津海新关”匾是津海新关办公楼的牌匾,清政府设立了津海关。为了区别于原有的工关、户关、钞关,津海关改称为“新关”或“洋关”。光绪十四年,津海关扩建办公楼竣工,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题写了“津海新关”,制作成办公楼的匾额。

图片

“现代海关”展示了近代海关的发展历程,分为“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六个部分。展出的有抗美援朝捐款数据,椰子藏匿手表,海关专用缴款书等藏品。

图片

图片

“海关902”艇,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当时在珠江水域上最为先进的舰艇之一,是一艘“英雄艇”、“光荣艇”和见证历史的“功勋艇”。

图片

海关是国家机器与主权象征,国家的形成、国际交往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繁荣是海关产生的前提条件。中国海关博物馆展现中国海关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反映海关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历史脉动,揭示“国强则关兴、国弱则关衰”的历史规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45. 中国园林博物馆【一级博物馆】
下一篇:43. 中国电影博物馆【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