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恭王府【一级博物馆】
恭王府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坐落于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之中,始建于1776年,是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向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整座王府坐北朝南,前府后园,总占地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图片
它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现已成为公众了解清代王府的“标本”。
图片
这座府邸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各种身份出现过。清朝乾隆年间始建时,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同治初年,这里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奕訢,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
图片
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这个时候最后形成的,恭王府也因此得名。再后来做过辅仁大学校舍,学校、工厂、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的办公场地。
图片
最终在周恩来、谷牧和李岚清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恭王府腾退修缮工作历经28年后完成,于2008年实现了全面开放,使之成为中国唯一一座对公众开放的清代王府。
图片
整个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南侧府邸由东、中、西三路多进院落构成,府邸宽大,建筑规制高,做工精细,技巧高超。银安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屋顶的形式、屋瓦的颜色讲究,气派非凡。
图片
北侧花园殿堂廊阁、假山叠石皆依势而建,移步换景,一景一格。后罩楼、西洋门、大戏楼、福字碑被称为恭王府的“三绝一宝”。“福”字碑藏在花园的假山腹内,这座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而成,非常坚固。
图片
康熙给孝庄太后贺寿的天下第一“福”字,暗合“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五福合一,真可谓鸿福无边,又寿又长,旷世稀有。和珅的收藏宝物虽已不在,但夹墙上一百多扇不重样的窗仍然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图片
馆内藏品有5万多件套,涵盖文物、古籍、当代艺术品、民俗精品等多个门类。
图片
恭王府博物馆开发出文物保护、旅游开放、博物馆建设、文化空间营造和文化产业开发五大职能,为此打出了“四张名片”。
图片
以和珅一生传奇经历为背景的旅游牌;以恭亲王奕訢所代表的清代王府文化的历史牌;以《红楼梦》与恭王府关系为核心的文化牌;以福文化为体现的民俗牌。以此吸引着中外的友人纷至沓来。
图片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从和宅到恭王府,从和珅到奕訢,一个贪得无厌,一个卖国求荣,两个都是清朝的标志性人物。前者把大清王朝引向衰败,后者给中华民族带来耻辱和灾难。
图片
恭王府,2012年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