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中国农业博物馆【一级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北路,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其中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
图片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单位。
图片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基础上筹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1986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图片
全国农业展览馆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风格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
图片
中国农业博物馆由十座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单体展馆组成的建筑群以及综合楼、藏品库房、文化产品用房等配套设施组成。展馆之间由长廊、方亭或柱廊连接,长廊两侧栽植了各种花草树木。
图片
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流动成列和临时陈列,基本陈列有六大模块。
图片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陈列面积4850平方米,文物展品1000多件套,该陈列主要内容包括贯穿古今万余年的中国农业历史,展示古代农业的“四大发明”、近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当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图片
中国传统农具陈列馆从全国各地征集4000多件不同功用、类型、式样的传统农具精选出150多件套展品,为了清晰展示中国传统农具的成就,按照农业生产的具体工序,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灌溉、收获、运输、脱粒、加工、称量九个单元来展示。
图片
青少年农业科普馆是中国农业博物馆推出的一个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展览,面积有650平方米,集声、光、电等一系列先进的展示手段于一身。
图片
科普馆在展示内容上分为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环境三个部分。
图片
彩陶馆陈列面积约300平方米,以“彩陶中的远古农业”为主题,收藏有甘肃、青海等地出土的彩陶二百余件,其中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艺术巅峰时期的作品。
图片
土壤陈列馆陈列面积约400平方米,展示了数十种代表中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整段标本,以土壤标本为主要载体,辅助以典型特征的相关农作物。
图片
中国农业博物馆有近万平方米的室外农业文化展示区,以农耕文化为主线,通过雕塑、园艺等艺术形式营造农耕场面,与博物馆园林规划和整体建筑风格统一和谐,营造了浓郁的农业文化环境,成为博物馆室内陈列的自然延伸。
图片
流动陈列包括:台湾蝴蝶展览、五彩贝螺展、《爱我中华·保护环境》图片展、微缩中国传统农具展。这些展品既普及了科普知识,又介绍了轶闻趣事,同时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图片
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不仅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更担负着刻录“三农”历史、见证“三农”现实、昭示“三农”未来的社会责任和光荣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