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金买江景房,却没睡过安稳觉?上海这里几千居民苦透,官方回应→
花重金买来江景房却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家住上海宝山区
长滩三期明东苑的周阿姨说
小区与G1503高速公路及郊环隧道口为邻
隧道通车这半年多时间以来
集卡等大型货运车辆
24小时不间断在窗外穿梭
他们的生活环境急剧恶化
“耳朵里成天嗡嗡响
只要离开小区,哪怕是在大街上
我都感觉世界一下子宁静下来了”
居民们希望
相关部门能够
给高速公路和隧桥加个“盖子”
“世外桃源”变交通要道住在该小区的律师吴先生告诉记者,长滩小区是当时是宝山最好的房子之一,濒临长江,卖的是长江江景房概念。三期是2019年开盘的。当时高架还没开始建;隧道通了,但也只能通行小汽车,大货车禁止通行。
居民豆女士说,“之前我看过很多楼盘,几乎没有一个楼盘的环境比这里更好。两面公园,一面临江,东边是瀑布公园,西边是坡地公园,北面是长江入海口。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无与伦比。”
居民孙女士说,她想有更大居住空间,更开阔的天空,更清新的空气,“为了找这么一个心仪的栖居之所,我几乎很用心地走遍了上海,直到看见了这个房子”。
“当时G1503高速公路这一段也在开建。离小区直线距离这么近,会不会面临噪音的侵扰?”孙女士咨询过懂行的朋友,朋友们说,按照相关规定,距居民楼这么近的高速公路,都会有特殊的降噪处理。于是,孙女士就坚定地成了这个她眼中“世外桃源”的居民。
然而,2022年11月25日之后,居民们诗意栖居的憧憬就改变了模样。在此之前,上海208公里郊环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环”,小区南门外还有一段小小的缺口。这一天,沿江通道浦西段(牡丹江路至富长路)工程主线高速公路临时通车,这个缺口被“闭环”了。小区楼下,成了郊环的交通要道。
居民盼望给隧桥“加盖”“开始几天,从隧道里钻出来的都是小轿车和工程车。慢慢地,集卡多起来了,有时候一分钟就有几十辆集卡从眼前经过。噪音也一天天大了,我开始失眠。”周阿姨说。
孙女士站在阳台上,指着楼下的隧桥对记者说,G1503隧道口及高架桥距离小区的直线距离大约30米,自通车以来,居民们昼夜遭噪音污染轰炸,“每10分钟内车流量约300辆,其中每1分钟约十多辆集卡通行;平均噪音为70-80分贝”。前排居民测量的噪音更是高达100分贝。
而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环境噪声限值为45-55;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卧室)室内的噪声限值为30-40。
宝山区相关部门对此表示,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的确超过控制标准,但对城市的高速路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孙女士告诉记者,道路建设方已经来修了三、四次路面,但收效不明显,“最大噪音源不是路面问题,而是集卡车在桥上行驶时发出的机械噪声。”
长滩三期的居民表示,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隧桥上方加盖全封闭隔音罩,隔音罩内侧应附有吸音材料;路面铺设降噪材料,平整隧道口颠簸的路面;隧道北侧种植防护绿林;隧道口处安装噪音监控显示屏,居民区路段设限速标志及禁止鸣笛。
官方最新回应:已在研究隧桥“加盖”问题6月7日,郊环隧道原建设单位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代表城投集团进行了回复。
该公司第三事业部第一现场指挥部的工程师牛先生表示:“居民诉求的‘加盖’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方案,要在既有结构上加盖新东西。因为声屏障往这个桥上面加,风荷载会很大。这个桥,车子往上面压可以;但是风往上拔,风一起来就跟放风筝一样,牵绳子往上拔,抗‘拔’力是不够的。我们现在正跟宝山区、交通委一起在研究这个方案。”
对此
不少网友表示
买房时就应该意识到噪音问题
也有网友表示
这其实是整个规划、设计的缺陷
大卡车经过的声音真的大
谁也受不了
还有不少网友
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你有被类似噪音困扰的经历吗?
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或建议?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新闻晨报、上观新闻、东方网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