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不缺史诗级救市政策, 但是居民缺钱
最近,市场端高呼“大规模救市要来了”,甚至有些媒体故弄玄虚,接连发文暗示即将开启大规模的救市,特别是上周房地产股票大涨,青岛出台7条救楼市措施,更是让这些小作文疯狂流传
然而现在的房地产,除了降房价降存量房利率以外,其他的都没有用。并且即使出台史诗级的救市政策,对于当下的楼市也没有任何作用。
比如这一次青岛楼市松绑,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说这是一个信号,但是大家看一下青岛楼市的七条救市措施到底包含什么?
①放松限售和限购、②降首付、③实施二手房带押过户、④试点房票、⑤保租房以购代建、⑥发放住房消费券、鼓励团购房⑦降低人才房申请门槛,
这七个救市措施。经常看我视频的朋友,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用吗?对救楼市有很大的明显作用吗?就以放松限购为例。
进入2023年以来,武汉,合肥,郑州,厦门,南京,无锡,杭州等城市都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购政策松绑。但结果是进入4月份以后,上述城市的销量依然出现了下滑。
并且进入2023年以来,房地产的救市措施就没有断过,根据诸葛找房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份,约有150城优化调整楼市政策,调控频次超240次,包含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实行购房补贴、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购限售、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降低商贷首付比例、放松落户等多个方面。
现在的救市政策除了降房价以外,其他的能给的都给了。但结果却是只有二三月份,楼市销量出现了回升,其他月份都在下降。我可以明确的说,这一轮楼市不缺史诗级的救市政策,这一轮楼市现在也没有救起来,是有很多方面原因的。下面怎么用详细说一说?
首先是高层想稳住经济,稳住房地产。不再走大开大合路线。到现在房住不炒依然在坚持。并且两会期间也在强调,
不能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急躁的心态压下来,要踏踏实实的搞现代化建设。
所以现在即使房地产低迷,依然属于稳房价阶段,高层依然没有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
其次是房地产本身的需求基础也见顶了,人口红利在收缩,居民负债过高,2008年居民负债率17.9%,2015年居民负债率35%,2022年居民负债率已经达到62%;而居民负债率一旦超过60%,后期的增长速度就会大幅度放缓。这就代表着居民对于中长期贷款越来越谨慎了。居民不愿意贷款,不愿意加杠杆,房地产的销量必然会大幅度萎缩。所以现在即使出了很多救市政策,但都不是降杠杆的。所以效果也就不大了。
然后经济端低迷也在影响此轮房地产企稳,
2023年1-2月出口5063亿美元,同比下降6.8%;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
包括4月份的青年失业率也突破了20%,达到了20.4%。创2018年有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包括CPI,PPI指数在四月份也出现了同比连续三个月双双下跌,就连之前的放水大搞基建在2023年也不太好使了。
比如,雄安新区2023年一季度 43个项目开工,总投资416亿元;广东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陕西2023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1个,年度投资1355亿元,钱在不停砸,但是水花越来越小了。对经济拉动的边际效益在递减;
经济低迷,居民的收入自然也不太理想。所以你看这一轮楼市不仅仅是房地产本身出问题了。更像是各个节点都到了一定的瓶颈期,大家都需要一次转型。所以现在一味的关注楼市是否出史诗级救市政策,还不如关注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和居民信心,整得越花里胡哨,大家越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