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六大茶类中,谁的收藏价值高?白茶、岩茶、红茶都是越老越值钱?

发布日期:2023-06-23    点击次数:105

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某天,和李麻花开车去海边,赏月。

遥想一千多年前,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李白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他写,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

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背这首诗。

而在一千多年后,两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打开车顶的天窗,同样望着月亮。

其中一人问:“再过十年,你要做什么?”

另一人脱口而出:“做家庭妇女。待在家里,随便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包括但不限于,做饭、看书、看电影、写作、喝茶、招待朋友、发呆、聊天、画画……

还包括出门购物、见人、喝下午茶、和朋友吃饭……

图片

好吧,说错了,这明明是自由妇女。

实现财务自由以后,应该99.9%的人都想做的事情,俗称,躺平。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认认真真地工作吧。

如今,已经不存在所谓的“越老越吃香”,勤恳务实,方为长久之道。

联想到有茶友问:“六大茶类,都是越老越值钱吗?”

当然不是。

是否能够存为老茶,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宿命。

图片

《2》

所谓“老”,是时间上的界定,主要体现在年份上。

就像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群体,都有特殊的称谓。

女子十五岁叫“及笄”,男子十五岁叫“束发”。

二十岁叫“弱冠”,三十岁叫“而立”,四十岁叫“不惑”,五十岁叫“知名”,七十岁叫“古稀”……

那么,在茶圈中,有年份的茶,便被称为“老茶”。

而具体多少年,茶客们的看法不一。

喜欢喝绿茶的人,超过两年,或许就当作老茶处理了。

喜欢喝白茶的人,几乎都达成了共识,三年以上,才是老白茶。

图片

喜欢喝岩茶和红茶的人,喝老茶算是比较小众的爱好,差不多也要求茶叶达到三、五年陈。

喜欢喝普洱茶的人则宣称,低于30年的,不能说老茶。

然而,掐指一算,过去的人们,哪有这么多喜欢喝“老茶”的呢?

要知道,以前的茶叶,肯定是越新鲜越好,香气、滋味越丰富。

就算有陈了很多年的茶叶,大部分也是当时没喝掉的,喝不完积压下来的,并非精心储存。

不确定的仓储环境,决定了那些陈放多年的茶叶,凶多,吉少。

比如绿茶,古往今来,都是喝“鲜”的好。

因为绿茶是不发酵茶,主要工艺是杀青,通过高温在短时间内制作成成品。

图片

像是茶氨酸、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等天然物质,都被充分保留了下来。

杀青后的绿茶,虽然可以保持鲜爽,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一般情况下,绿茶的保质期在1年左右。

超过一年,香气滋味都会走下坡路,更无法达到越陈越香的效果。

另外,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绿茶通常半年就要喝完,而如今有了冰箱,通过低温冷藏,适当延长了绿茶的保质期,也算是一个重大进步吧。

在六大茶类中,还有一类小众茶——黄茶。

它的工艺,比起绿茶,只是多了一道闷黄。

所以,黄茶的保质期和储存方式,也可以参考绿茶,要趁鲜喝。

图片

《3》

白茶和黑茶,是茶圈公认的,有转化空间的茶。

不过,二者的树种、工艺、储存、转化方式等,截然不同。

首先,白茶是微发酵茶。

在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艺最为简朴,以萎凋和干燥为主。

这种轻微的发酵,不同于黄茶的闷黄,也不是乌龙茶的半发酵,更不是黑茶的渥堆。

其实,在萎凋的过程中,发酵就开始进行了。

再加上,白茶没有经过杀青,也没有揉捻。

得益于此,除了保留下大量天然的营养物质,也没有破坏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当白茶制作完成以后,在密封干燥的环境下,就进入了它的后发酵之旅。

图片

与有杀青的茶类相比,白茶的后发酵,是一种相对时间而言的概念。

在未来的陈化过程中,茶叶内部的多酚氧化酶,会不断地与氧气缓慢交换。

让那些刺激的、苦涩的物质,渐渐减少,并生成新的络合物,新的养分,诞生新的香气和汤感。

很多茶客都熟知的黄酮类物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

可见,白茶的后发酵,说白了,就是一种缓慢氧化的反应。

依靠自身形成的,相对纯粹和干净。

所以,大家喝到的品质优秀的老白茶,打开以后,都是干香扑鼻,香气纯净,汤感醇厚,干干净净,没有杂味异味。

如果发现,老白茶里有酸味、巧克力味、烟味、闷味、霉味等,则大概率是储存不当,受潮变质,过度发酵了。

图片

其次,黑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真正涉及到“发酵”的存在。

借助水和热的共同作用,在茶叶中生成一些菌类。

之后,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引起发酵,这便是黑茶加工和后期陈化的主要特征。

普洱茶中的熟茶,也是属于渥堆发酵茶,因而归类为黑茶。

在长期储存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微生物和新的菌群,带来特殊的口感。

这些菌,有人说是有益的,也有人说是有害的,还有人说是部分有益部分有害。

即便争论纷纷,也不能阻止一部分茶客,对黑茶爱得深沉。

图片

《4》

借着白茶和黑茶的这股“老茶风”,岩茶和红茶也不甘示弱。

如今,已经有一部分茶友,开始有意识地存老岩茶和老红茶。

特别是有收藏爱好的人,看见什么茶,都想把它保存起来,过三五年再喝。

村姑陈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到他家里,你会发现,活脱脱就是一个藏宝库。

无论是外面能见到的,还是十分稀有的茶,这里都有。

并且,还配备了空调、抽湿机等设备,打造出来的仓储,与专业的茶仓并无二致。

可即使如此,他存出来的老岩茶和老红茶,大多数还是翻车了。

久而久之,也放弃了。

还是回到原点,存些白茶和黑茶。

究其原因,是因为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红茶和岩茶,都有保质期。

图片

红茶的保质期通常在3年,而岩茶则要根据焙火程度来判断,不过一般也是在3年内喝完。

除非是这款红茶或者岩茶,制茶师在生产它们的时候,就按照老茶的标准去做。

做青的时间,烘干的时间,发酵的时间等,都要严格把控。

唯有如此,才能做出能够长期存放的茶叶。

我们之前也在武夷山胡歌家,喝到过一款陈年的水仙。

不得不说,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汤感确实很醇厚,香气闻起来,类似熟普那般稳重。

可这种品质的老岩茶,只喝过那一款。

因为,无法以偏概全地证明,所有的岩茶存老以后,都能如此。

自身品质很重要,仓储的环境更重要。

作为普通茶客,还是建议本本分分地,在保质期内把岩茶和红茶喝完。

图片

《5》

茶,未必都是老的好。

新茶有新茶的清鲜,老茶有老茶的醇厚。

不适合陈放的茶,留的时间太久,香气滋味尽失,最终也是“留成了愁”。

即使是能够长期存的白茶,也有很多茶友,喜欢喝新白茶的鲜香醇爽。

那股茶氨酸满满的风味,堪称夏日解暑的最佳饮品。

因而,针对不同的茶类,挑选适合的品饮时间。

如此一来,才是对一杯茶最好的尊重与认可。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摄影:从玄武饭店乘电梯而上留下的照片
下一篇:养大丽花,好多人忽视了一个“技巧”,所以开花枝条瘦弱,花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