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怎么才能喝出白茶的树龄?很简单,老树的茶汤有青苔味

发布日期:2023-06-23    点击次数:115

图片

《1》

有掌柜在卖他的老树白茶。‍‍‍‍

一个轰鸣的直播间,有无数雄壮的男声在呐喊助威。‍‍‍‍‍‍‍‍‍‍‍‍

类似包青天的三堂会审,人犯但凡有不老实之处,便有王朝马汉吆喝威慑一二。‍‍‍‍‍‍

气氛实在是有点肃穆。

不像是卖货的,倒像是审案的。‍‍

掌柜倒是挺享受这种威风,有杀威声相伴,总是能把那些黑粉的留言,给威吓往。‍‍‍‍‍

再发几个福袋,把留言刷上去,就能把黑粉的声音,淹没在茫茫屏幕上。‍‍‍‍‍‍‍

水军淹没了黑粉。‍‍

俗称,水淹七军。

图片

图片

《2》

掌柜热情高涨地继续卖他的老树白茶。‍‍‍‍

抓起一把没几个芽头、净是宽大叶片的“白牡丹”,对着镜头一通炫耀:‍‍‍‍‍‍‍‍‍‍‍‍‍‍‍

看,这就是老树白茶,福鼎境内的老树,品质好得很。‍‍‍

在特写镜头里,这款芽头稀少叶片宽似春寿眉的“老树白牡丹”,莹莹然散发着绿色的新茶光泽。‍‍‍

其实从它的外观上,完全看不出来所谓的“老树”特征。‍

但耐不住掌柜一直在卖力吆喝这款老树白茶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老,如何如何稀少。‍‍‍‍

屏幕外的人,即使有疑惑,也被他的信誓旦旦给唬住了。‍‍

善良的茶友总是相信,这世上肯定不会有人胆子这样大,敢睁眼说瞎话,敢编出这么圆满的故事来蒙人。‍

于是,屏幕上,没有人对这款老树的树龄产生质疑。‍‍‍‍

而讲顺嘴了的掌柜,更加畅快地叭叭起这款老树白茶的树龄——有50-60年,在福鼎是很稀少的树龄。‍‍

这话一出,李麻花乐了。‍‍‍‍‍

她伸出手,只想在屏幕上问,哎,你真的去过福鼎吗,怎么敢撒这样的谎?在福鼎,50-60年树龄的白茶,并不是很稀少,而是入门级好么?五六十年,是当前福鼎白茶的主流基准线,最低年限好么?‍‍‍‍‍‍‍‍‍‍

我拦住了她。‍

且听这掌柜再叭叭一会儿,看他还有什么象牙能吐出来。‍

然而没了。‍‍

跟大多数懒人一样,这位掌柜也不屑于多花时间学习多一些白茶知识,他所讲的内容,就三板斧,抡完,就没了。‍‍‍‍

图片

图片

《3》

于是我开始提问了,我问他,如何才能判断白茶的树龄呢?‍‍‍‍‍‍‍

他笑了,感觉我问了个弱智的问题。‍

既是弱智的问题,那就没必要回答我。‍‍‍

但村姑陈不死心,再问了一次,且旁边也有人,跟着在问。问的人多了,不能再装作看不见,掌柜只能回答。‍‍‍‍

他说,树龄的判断很简单,老树的茶汤有青苔味。‍‍

呃,这次轮到我觉得他是个弱智了。‍‍

通常情况下,只有武夷水仙,这种老乔木,树龄上了六十年的,才会有人形容它有木质味——老木质层,老表皮层的气味。‍‍‍‍‍‍‍‍‍‍‍‍‍‍‍‍‍‍‍‍‍

至于青苔味,是雨天采下来的老丛水仙,沤青后生成的气味,被以讹传讹,传成了“老丛水仙有青苔味”。‍‍‍‍

但从来没有人形容老白茶树,说它的茶汤有青苔味的。‍‍

这位掌柜的说辞,是从武夷岩茶那里搬来的,但又搬得不认真,搬得牛头不对马嘴。‍‍‍‍‍

就那种把“蛇”字认成“驼”字的低级错误。‍‍

但这位掌柜把这明显错误的歪理抛出来之后,仍旧一本正经,并不尴尬。‍‍‍‍‍‍‍‍‍‍‍

于是,我们只能自己尴尬了。‍

图片

图片

《4》

其实,要辨识真正的老树白茶,首先是要从外观上去观察的。‍

外观上,有明显可辨的证据。‍‍‍

老树的树枝,也是老枝。‍‍‍‍‍‍‍

老枝的维管束,是很粗壮的,是很粗老的那种纤维感。‍

老枝的树皮,也是很老的,苍老,泛银白色——树皮泛红色的是修剪后新长起来的嫩枝。‍‍

因为有这些”老象“在,老树上采下来的白茶,茎会比较粗,长与短倒不限,只是茎,粗且略硬——是从老树枝上延续而来的粗装维管束。

这些粗老的茎,连接在老树身上的老枝上,于是,摘下来的时候,茎与老枝的接头处,便会留下较粗的、较大的一个“接口”,俗称“结”。‍‍‍‍‍‍‍‍‍‍‍‍‍

这个结并不粘连在树枝上,而是连结在采下来的茶青的茎的根部。‍‍‍‍‍‍‍

那是一个类似于马蹄结的存在。

但大小不一,有的很大,有的很小,大的表明采下来之前它连接着较粗的枝,而小的,则是从较细的枝上采下。‍‍‍‍‍‍‍‍

而既然是老树,那必定是老枝多于嫩枝,粗枝多于细枝,所以,老树上采下来的白茶青,以一斤而论,那自然有一多半是粗大的结,只有小部分是细幼的结。‍‍‍‍‍

我们拿到一筐老树白茶,只要抓一把出来细看它的结,大的多而小的少,那必定就是老树了。‍‍‍‍‍‍

但若小的结远远多于大的结,那,就肯定不是老树。‍

就算是老树,那也是年年被修剪过的老树,年年都生出无数新枝的老树,这种修剪太过的老枝,细枝太多太多,养分细分散得太厉害,还不如那些不太修剪的新树,养分丰富呢。‍‍‍‍‍‍‍‍

所以树龄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还要看主人的管理方式。‍‍‍‍‍‍‍

年年修剪,年年修得平平的,第二年虽然发银针发得猛,能赚很多银针茶青的钱,但内质稀疏,并不能算是好茶。‍‍‍‍‍‍‍‍‍‍‍‍

可惜这一点,这位对老白茶树侃侃而谈的茶掌柜,避而不提,也不知道他是不懂呢,还是觉得没必要把茶友们教聪明了。‍‍‍‍‍‍‍‍‍‍

图片

图片

《5》

另外,老树白茶,冲泡后也是没有苔藓味的。‍

老树白茶拥有的显著特征,并非是在气味,而是在汤感。‍‍

那种稠滑的,醇厚的,浆感丰腴的,饱满之极的,如同糯米汤般的汤感、在新白茶时期就已经非常浑厚的胶质感。

什么青苔味,苔藓味,这些怪味,都不会出现在白茶里,更不会出现在老树白茶里。‍

苔藓味,青苔味,都不是正常该出现在白茶里的气味。‍‍‍‍‍‍

不管是荒野白茶,还是老树白茶,它们新白茶时期的主流芳香物质,都是毫香与花香、鲜笋香。‍‍‍‍‍‍

而当它们老去,它们的香气物质,也只会有稻谷香,花香,药香,陈香,竹叶香。‍

若压了饼,还有破壁后生成的枣香。

但肯定不会有青苔味。

武夷水仙的青苔味,是沤青后生成的。‍

难道所谓的老树白茶青苔味,也是含水量超标的产物么?

想来是的。

列位看官还是多喝一些正常的白茶,少喝一些新名词的古怪茶品吧。‍‍‍‍‍‍‍‍‍

好奇是一件好事,渴望新生事物是一种能力,但一切都要在正常的范围里才可以。‍‍‍‍

许多时候,尝鲜的结果,是用自己的健康为代价。‍‍‍‍‍‍‍

小白鼠并非人人可当。‍‍‍‍‍‍‍‍‍‍‍‍‍‍‍

还是谨慎些好。

图片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2023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第18篇:春茶季的时候,不建议淘茶客们去茶山寻茶第17篇:听说今天天气好,帮我收一批茶青随便做做就行第16篇:清明白牡丹为什么有那么多铁杆粉丝?第15篇:2023清明白牡丹,生在了一个温柔的北风天第14篇:银针,米针,中期针,尾期针,你都分清了吗?第13篇:甲的生是鲜味,乙的生是青味第12篇:没有工艺,何谈等级第11篇:今年春茶季,福鼎最大的变化第10篇:下雨天,茶农都在做什么?第9篇:从数十年难遇的春茶季冰雹,看未来茶叶品质第8篇:春茶季的漫射光第7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之后,太姥山下冰雹了第6篇:制茶师的肤色第5篇:今年白毫银针茶季的特点:时间长,日均产量低第4篇:气温断崖式下跌,白毫银针突遇倒春寒第3篇:天气对今年的白毫银针品质有影响吗?第2篇:大批的某音博主进驻茶山第1篇:【2023白茶春茶季开篇】第一天丰收,第二天腰斩……▼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作者  | 村姑陈作者  | 村姑陈(微信cunguchen2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拍户外人像美照,7大技巧,帮你拍照出片率高人也漂亮
下一篇: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