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甘与茶叶品质有关系吗?
苦是茶的原味,古人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人的本能味觉确是通过甜来获取愉悦感,以苦著称的茶为何会作为国饮千古流传,其秘诀就在于回甘。
大多数人初尝茶味的第一印象便是“苦”,但随后便感受到了一丝“甜”,这便是回甘。
什么叫做回甘
评价一款茶叶好,少不了要说到回甘这一块。那么究竟什么是回甘呢?简单来说回甘是由苦味和甜味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特定滋味,而这种特定的滋味是因茶而异的。一般情况下来说当一款茶的回甘是绵长的、即便过去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的话,那它无疑是美妙的好茶。当茶汤喝下去的时候口腔里会有苦感,并且停留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回甘起来的甜味会超过苦味,从而促使人体机能在喉咙处分泌出霉素,经人唾液相结合,可以明显感受到甜味。而不难理解,这种所谓感官上的“先苦后甜”就是老茶客们常常所说的那个回甘。什么叫做生津如果说回甘指的是线性时间上的感官反应的话,生津则更多和茶叶本身的内含物质息息相关了。所谓的生津就是说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中,茶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茶多酚、咖啡碱……等等物质促进了唾液的分泌。生津的产生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理反应,与茶的滋味没啥关联。生津往往是包括两颊、舌面、舌底等部位。而我们平时喝茶,茶汤的涩感主要体现在两颊、舌面、舌底等部位,一般舌面感觉会更加明显。当茶汤的涩在口腔中化开,就有种产生唾液的感觉,我们平时会来形容一款茶喝到口中,就淌口水,冒口水等等字眼,就是在形容生津。
引起回甘的物质有哪些?
茶中的具体哪些物质导致了回甘现象的存在?它需要极为复杂的科学实验和长篇大段文字来分析解释,也可以只用一个算式来说明:36%+4%+4%+3%+3.5%=一次沁人心脾的回甘。茶多酚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含量中占高达18%-36%,呈现苦味和涩味,茶多酚的含量与茶汤回甘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黄酮
黄酮是茶多酚的一种。黄酮的味觉表现十分特殊,入口苦涩,一段时间后呈现自然甜味。
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的主要成分,含量约占总量1%-4%,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季节,因此春茶的鲜味和回甘都更为悠长。
有机酸
有机酸,在茶中约占总量的3%,且在制茶过程中含量还会增加。有机酸通过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让人感觉回甘生津。
糖类
绿茶中,多糖类占了总量的3.5%,它们名为糖却不甜,而是靠其一定的粘度在口腔滞留,通过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催化成麦芽糖,正是催化过程产生的时间差,造成了苦而后甜的回甘效应。
回甘与茶叶品质有关系吗?
回甘的甜度轻重并不是辨别茶好坏的绝对标准。
比如一些质量较低的茶叶,因其茶汤味道过于苦涩,由对比而产生的甜味就较为强烈。或者一些茶类本身甜味就较明显,容易与回甘混淆。如红茶富含具有甜味的茶红素,饮茶时所感受到的甜更多来自于舌尖,而非喉咙中返回的回甘。好茶的回甘生津是啥样的知道了回甘与生津,那么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好茶的回甘生津是怎样的呢?当我们仔细观察经验丰富的老茶客们评价茶时,不难发现他们往往注意对生津和回甘的把握。回甘是否快速,回甘的层次丰富程度以及强弱;回甘的持久度,生津的强弱度与范围大小持续时间等等。好茶的回甘生津往往是迅猛的,持久的,层次感十足的,这当然也和茶叶内含物的多寡丰富有一定关联。往往越是有着优质原料的好茶,在口感与回甘生津上越是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一般来说优质茶不仅回甘好,生津的效果也好。劣质茶可能有短暂回甘,可生津就不明显了。
怎样通过回甘辨好茶?回甘的甜度轻重不是辨别茶好坏的绝对依据,如一些质量较低的茶叶,因其茶汤味道过于苦涩,由对比而产生的甜味就较为强烈;又如红茶由于富含产生甜味的茶红素,饮茶时所感受到的甜更多来自于舌尖,而非喉咙中返回的回甘。那么,怎样能更好的判断一杯茶带来的回甘好坏呢?饮一大口茶汤,使茶汤充满口腔,慢慢感受其收敛性和刺激性。咽下后如果舌面或舌底有津液缓缓释放,并伴有甜甜的口感,且持续长段时间也不减弱,便可以称为回甘持久了。真正的好茶,就是能用鲜爽本韵盖住茶汤的苦涩,再将苦涩不知不觉转化,在喉间酝酿片息,带来清新利爽的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