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第十一讲 世界遗产:平遥古城

发布日期:2023-06-30    点击次数:193

图片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晋中市,史称“古陶。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与丽江古城、徽州古城、阆中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

图片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在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直到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明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防御外族南侵,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明朝历代都会进行修葺,并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修筑了四面大城楼,整个城池更为壮观。

图片

平遥古城有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

图片

平遥城内民居主要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图片

栩栩如生的剪纸窗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图片

整个古城机构健全,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于一体,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是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

图片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总号设于平遥城内繁华的西大街;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始建于唐贞观初年的平遥文庙,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

图片

平遥城外,镇国寺万佛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佛祖造型高大、面相端庄,具有浓厚的中唐风格;双林寺十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图片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也是平遥古城的一大特色,欢快愉悦的旱船;技艺高超的高跷;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俗舞蹈抬阁;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的龙灯;北方民间舞种的代表地秧歌等。

图片

在平遥古城,既有满目沧桑的青砖城墙,又有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庭院;既有晋商的进取、敬业、群体精神,又有乡土气息浓厚的民俗风情。

图片

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如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图片

图片

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

第一讲  世界遗产:明清故宫第二讲  世界遗产:万里长城第三讲  世界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四讲 世界遗产:莫高窟第五讲 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第七讲 世界遗产:承德避暑山庄第八讲 世界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第九讲 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第十四讲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
下一篇:第十讲 世界遗产: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