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第十二讲 世界遗产:颐和园

发布日期:2023-06-30    点击次数:134

图片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占地约290公顷,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图片

元朝时,万寿山名为瓮山。因北临瓮山,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其地处北京西郊,又名西湖。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有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畅春园四座大型皇家园林。

图片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了筹备其母崇庆皇太后60大寿,动用480多万两白银、耗时15年将这里建为清漪园,自此形成了以西山群峰为屏障而营建的大规模园林,统称为“三山五园”。

图片

乾隆帝以汉武帝在长安都城凿昆明池操练水师的典故,将西湖也就是瓮山泊更名为昆明湖,将昆明湖挖出的泥土移堆于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

图片

清道光年后,国力衰弱,清漪园逐渐荒废。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漪园被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以光绪帝名义命重建此园,并改名颐和园。

图片

全园按功能为三个区域:政治活动区是以仁寿殿为中心,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清漪园时名勤政殿,被英法联军烧毁重建时,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

图片

生活居住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所,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

图片

光绪年间重建时,改成新式样,成为西太后慈禧在颐和园的寝宫;玉澜堂是光绪帝的寝宫,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幽禁于此;宜芸馆位于玉澜堂北侧,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园中的住处,重建之前,是藏书之处。

图片

万寿山、昆明湖、长廊等组成了风景游览区,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万寿山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图片

位于万寿山的南麓是中国园林最长的游廊—长廊,全长728米,号称 “世界第一廊”。曾是慈禧太后的御用走廊,整个廊上的枋梁有14000余幅彩绘,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

图片

昆明湖的面积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三,最有特色的设计是仿照西湖苏堤而建造的西堤和堤上六桥,最著名的十七孔桥是仿卢沟桥之作。

图片

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皇家园林建筑技术,也见证了清王朝从“康乾盛世”到内忧外患,走向衰亡的的过程。

图片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

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

第一讲  世界遗产:明清故宫第二讲  世界遗产:万里长城第三讲  世界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四讲 世界遗产:莫高窟第五讲 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第七讲 世界遗产:承德避暑山庄第八讲 世界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第九讲 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第十讲 世界遗产:庐山
下一篇:第十六讲 世界遗产:明清皇家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