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第二十四讲 世界遗产:安阳殷墟

发布日期:2023-06-30    点击次数:165

图片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被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整体布局完整,以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huán)河两岸呈环型分布,由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图片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因遭遇河决之害, 早期商朝的国都频繁迁移。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将国都迁至今河南安阳,改名为“殷”,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统治长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南岸的小屯村,曾是商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包括宫殿、宗庙等建筑基址80余座, 是世界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宫殿区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很多都是世界之最。

图片

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的武官村,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是殷商王朝的陵地和祭祀场所,是我国目前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 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杀殉制度,体现了当时的丧葬习俗。

图片

洹北商城,是商王朝中期的都城遗址,城址大体呈方形,四周有夯筑的城墙基槽。宫殿区位于城址南北中轴线南段,可看出其严格的“中轴线”布局,成为我国城市布局的早期特征。洹北商城遗址的发现,延长了商代的历史也延伸了殷墟的范围。

图片

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妇好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

图片

殷墟宫殿宗庙有众多甲骨窖穴。自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考证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后,这里共出土约15万片甲骨文,不仅证明了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文字的造字法则,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是中国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

殷墟王陵区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至今中国发现最重的青铜器,高达133厘米,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此鼎造型庞大,纹饰精美,反映了商代人民高度的创造能力。还有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青铜器,形式多样、用途广泛,证明殷商达到了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

图片

殷墟遗址的发掘,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的先进水平,而甲骨片、铜器、玉器的出土体现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安阳殷墟犹如一座展示华夏历史瑰宝的博物馆,于2006年7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第三十一讲 世界遗产:泰山
下一篇:第二十三讲 世界遗产: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