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第二十三讲 世界遗产:福建土楼

发布日期:2023-06-30    点击次数:57

图片

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包括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华安土楼、诏安土楼、泉州土楼等土楼群。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有30多种23000多座。

图片

福建土楼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图片

福建土楼是大型民居建筑,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图片

土楼从布局内部结构看,单体布局规整,中轴线鲜明,主次分明,这与中原古代传统的民居、宫殿建筑的建筑布局一脉相承。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精雕细琢、装饰华丽。

图片

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学堂、有水井等,犹如一个小城市,当遇到盗匪袭扰时,只需关上门,由青壮年把守,土楼将自动生成牢不可破的堡垒。这既显示了土楼自卫的功能,又体现出利于家族团圆的作用,“御外凝内”是对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图片

福建土楼的代表二宜楼,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兼有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圆楼的优点,其中心是公共场所的内院,可晾晒衣服和农作物,院中有两口古井,组成太极的阵型;内环平房是厨房和餐厅。

图片

外环楼每单元各四间,底层为客厅;二、三层为卧室、仓库;四层为各单元祖堂;底层外墙设12个“之”字形传声洞,便于传递信息;共设观察、射击窗56个、枪眼23个。 

图片

福建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主要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闽南人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聚居的土楼里,一楼之内乃“一公之孙”。楼内多代同堂,拥有共同的祖辈,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同楼人聚居共财。

图片

福建人重视文化教育,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土楼家族还很注意“兴诗立礼”,楼内随处可见的对联和题词,是前辈期望后辈知书识礼成大器的家训,无时不在激励后辈学子求上进,深具典型意义。

图片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第二十四讲 世界遗产:安阳殷墟
下一篇:第三十二讲 世界遗产: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