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讲 世界遗产:武夷山
发布日期:2023-06-30 点击次数:150
图片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武夷山是三教名山,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朱子理学传播地。图片
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形成了峰崖奇石、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景观,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图片
武夷山四季温和湿润,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随着海拔的递增,呈现出五条特色鲜明的植被垂直带谱。图片
目前全世界共有昆虫三十四个目,武夷山就有其中三十一个目,四千六百三十五种;还有哺乳纲71种,鸟纲256种,鱼纲40种,两栖纲35种,爬行纲73种,被中外生物学家称为“鸟类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图片
四千多年前,武夷山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形成了“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在武夷山东部绝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是古先民的丧葬遗存,距今30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残片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棉纺织品实物。而先民们是如何把一具具船棺高搁在悬崖绝壁间的洞穴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千古之谜。图片
武夷山天游峰海拔408m,相对高度215m。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约120m泉。图片
峰上名木古树众多,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峰顶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其中最大一幅为“第一山”,意思是说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胜地”,理应号称“第一山”。图片
图片
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两岸景色优美。图片
图片
大红袍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举世闻名的大红袍生长在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枝繁叶茂,已有340余年的历史。图片
图片
真正让武夷山名闻天下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朱熹创作的《九曲棹歌》,是描绘武夷九曲溪风貌的一幅长卷佳作。朱熹在武夷山附近生活了近50年,他在这里营建武夷精舍,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发展、传播天下,武夷山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图片
武夷山也一直慷慨的向人们展示它无以比拟的优美风光,自然山水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也发展了武夷山。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图片
附:九曲棹歌 朱熹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㲯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元人识,唉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潆洄。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酒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